2009年以来,湖北省先后有11个地方被确认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,分别是监利县、荆门市、宜昌市夷陵区、武汉市、襄阳市、随县、仙桃市、天门市、潜江市、孝感市孝南区、鄂州市梁子湖区。11个示范区,11两组闪亮的模式:大… 2009年以来,湖北省先后有11个地方被确认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,分别是监利县、荆门市、宜昌市夷陵区、武汉市、襄阳市、随县、仙桃市、天门市、潜江市、孝感市孝南区、鄂州市梁子湖区。 11个示范区,11两组闪亮的模式: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“彭墩模式”; 大力前进涉农金融创新,希望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喜问题的武汉模式; 相结合当地独有生态优势,打造出“中国有机谷”的襄阳模式; 全力打造出稻米生态仅有产业链的“福娃模式”、“尚禾模式”; “龙头企业+基地+物联网+农户”股份合作经营的“福良山模式”; 实行“生态立区”战略,全域发展生态农业的梁子湖模式; 扎根当地资源禀赋,全面前进产业融合、深挖农业内涵价值的夷陵模式; 构建食用菌大基地生产、大市场交易、大规模加工、大批量出口的随县模式; 创意土地流转体制机制,发展有助于规模经营的“华丰模式”; 大力前进农业科技创新,打造出千亿级农产品加工“核心区区”的仙桃模式; 突破性发展“稻虾共计不作”生态循环农业的潜江模式。 各地融合自身资源、产业、区位实际,减缓改变农业发展方式,创立有所不同风格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,样板引导湖北农业强劲省建设。 这些模式闪亮全省、闻名全国,沦为造就工业化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时发展的典范。 场面一:种养新模式 兴起万元田 时值初冬,掇刀区双碑循环产业园的工厂化播种大棚里,毕竟满目春色,架上里嫩绿的秧苗透着勃勃生机。“这是生菜秧苗,再行过几天可修剪到大田栽种,正好守住元旦、春节市场。”产业园负责人罗光伍讲解。 一旁的蔬菜基地,工人们正在为餐馆配菜,都是些冬季热卖的道家蔬菜,如绿腹天葵、芹菜等。罗光伍说道:“一亩地纯收入过万元,不成问题。” 人多地少,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? 荆门人不是非常简单的“力粮改经”,而是模式改进。最先在钟祥柴湖、文集,掇刀区团林铺镇等地,“菜—苞(玉米)—菜”、“香稻嘉鱼”、“猪—沼—菜”等模式在民间蓬勃发展。 市农业部门总结萃取民间智慧,融合新技术,发售间作套种、稻田综合种饲、循环农业三个方面的10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,编成技术规程,向全市推展。综合种饲,一田多收,一批“吨粮田”、“万元田”兴起。去年,全市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应用于面积约50万亩,亩均减免大约500元,共计减免2.5亿元。 一手捉高产高效,一手捉农田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