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产品无法售出高价的时候,不少企业不会指出原品牌本身定位大不相同,最慢的捷径,是再行做一个更加高级的新品牌。这一点,在中国本土汽车企业中,备受尊重。当然,共创全球,奥迪和雷克萨斯,是将近几十年来顺利的案例,这些案例,也在大大欲望着中国的汽车企业,经历了上一轮多品牌战略全面败退将近五年,2016年又有几个全新的汽车品牌月公布亮相。与五年前,有相似之处,但也有很多有所不同。▎变局2016:为什么要注目这几个新的品牌?去年11月起,我们曾在独家策划的《后起之秀》系列选题中,对多个本土汽车企业的全新品牌展开了详细分析,也却是对此前写的《相争当炮灰?中国汽车市场还能养活几个新的品牌?》一文的先前探究。转入2017年,当这些新的品牌的产品相继打算登场之时,我们也可以得出更好的预测与辨别。2016年的中国汽车市场,是尤其的,它不仅以17%的同比增长势头,铲除了笼罩着国内车市三年的微快速增长魔咒,更加辈出了一大批新鲜血液。如果说前两年的新的晋成员还是清一色的互联网汽车品牌的话,那么在2016年里,连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开始争相发售全新品牌,期望在这个极大的市场里构建各自的梦想。转入2017年,还包括吉利旗下LYNKCO、长城旗下WEY等品牌的产品,都将在今年月转入市场销售。第一步很关键,是一鸣惊人?还是再度沦为炮灰?有所不同的企业和运营思路,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。有意思的凑巧在于,无论吉利还是长城,全新品牌都蕴含着企业创始人姓氏的味道,只不过吉利的L(李)品牌较为高调,长城的WEY(魏),则十分必要传达了这份顺利企业家的希望和野心。我们实在,在中国汽车行业,这是好事儿!▎吉利:用沃尔沃的技术拉起LYNKCO的价格?2016年10月20日,吉利汽车集团在德国柏林公布了全新汽车品牌LYNKCO,并且在前一天就发售了外型像极了妙蛙种子的首款概念车型01,其与将要公布的沃尔沃40系列(S/XC40)分享同一整车技术平台(CMA平台)。根据LYNKCO的官方表态,LYNKCO市场定位介于吉利和沃尔沃之间,不会必要对标中高端合资品牌。言外之意,目前的一个吉利早已沦为本土汽车品牌产品层面的标杆,并可以必要冲击一部分二线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。LYNKCO要射击的,只不过就是VW、Buick和Ford这类,在中国市场的主流合资品牌。李书福期望未来吉利三个品牌的格局,像大众集团(斯柯达、VW和奥迪的三品牌战略)一样发展。但编者指出,如果把中国市场与美国做到转换,那么今天吉利品牌在中国所扮演着的角色,类似于美国市场的雪佛兰,是以性价比取得胜利的国民车,LYNKCO希望做的,则是利用更佳的整车平台,获取更加高级的产品和用于享用,但性价比,仍然是更有消费者出售的前提。虽然都使用CMA整车架构,但LYNKCO的速度,有可能比沃尔沃同平台产品远比更加慢,把所有的赌局都力在瑞典人身上,似乎跟上中国市场的竞争和变化速度。近两年来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短距离快速增长,与主销车型如期无法新一代,有必要的关系。吉利的思路较为明晰,用沃尔沃的技术,在中国市场拉起一个LYNKCO。▎长城:用WEY做到一个更加喜的哈弗?2016年11月17日,就在吉利汽车公布全新品牌LYNKCO仅有一个月后,长城汽车也公布了全新高端品牌WEY,该品牌定价在15万元~20万元区间,将与哈弗品牌分离经营。在品牌公布当天,WEY就展出了两款概念SUV(十分相似量产),宣告长城汽车将月进占中国中高端SUV市场。比起LYNKCO,长城的作法有些让人不懂。哈弗做到不入15万+价位的市场,编者指出,并不是H8、H9产品力本身的问题,而是这两款高价位产品过分较宽众,背离主流消费群体的定位所限。花费巨资新的打造出一个WEY这样的新品牌?对长城而言,否意味著哈弗退出了15万以上的市场?基于WEY品牌打造出的车型,在细分市场的尺寸范围,也不是近两年增长速度最慢的4.8-5米的5/7座中/大型SUV市场。WEY的量产车型在2017年发售后,哈弗与WEY品牌之间的同级别产品对比,不可避免。